本實用新型涉及片狀零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片狀零件的工裝夾具。
背景技術:
夾具:機械制造過程中用來固定加工對象,使之占有正確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檢測的裝置,又稱卡具(qiǎ jǜ)。從廣義上說,在工藝過程中的任何工序,用來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裝工件的裝置,都可稱為夾具。例如焊接夾具、檢驗夾具、裝配夾具、機床夾具等。其中機床夾具最為常見,常簡稱為夾具 。在機床上加工工件時,為使工件的表面能達到圖紙規定的尺寸、幾何形狀以及與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 ,加工前必須將工件裝好(定位)、夾牢(夾緊)。夾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確定工件在夾具中的正確位置)、夾緊裝置 、對刀引導元件(確定刀具與工件的相對位置或導引刀具方向)、分度裝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裝中能完成數個工位的加工,有回轉分度裝置和直線移動分度裝置兩類)、連接元件以及夾具體(夾具底座)等組成。
片狀零件在加工時尤為不便,因此需要夾具來對片狀零件進行定位處理,以便于對片狀零件進行加工處理,現有的片狀零件夾具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片狀零件的工裝夾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片狀零件的工裝夾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側開設有滑移槽,滑移槽呈凸字形,滑移槽內對稱設有兩個滑移塊,滑移塊呈凸字形,所述滑移塊與滑移槽相配合,滑移塊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螺紋桿,第一螺紋桿頂端設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包括夾緊塊,夾緊塊呈U字形,且夾緊塊的開口均朝中間設置,夾緊塊頂端開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設有第二螺紋桿,第二螺紋桿下端固定設有壓緊片,第二螺紋桿上端連接有轉動把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紋桿外端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壓緊片下側面固定設有橡膠保護墊。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轉動把手位于夾緊塊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零件進行了有效的夾持,保證了零件加工的正常進行,確保了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滑移槽、3-滑移塊、4-第一螺紋桿、5-鎖緊螺母、6-夾緊塊、7-螺紋孔、8-第二螺紋桿、9-轉動把手、10-壓緊片、11-橡膠保護墊、12-零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用于片狀零件的工裝夾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1上側開設有滑移槽2,滑移槽2呈凸字形,滑移槽2內對稱設有兩個滑移塊3,滑移塊3呈凸字形,所述滑移塊3與滑移槽2相配合,滑移塊3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螺紋桿4,第一螺紋桿4頂端設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包括夾緊塊6,夾緊塊6呈U字形,且夾緊塊6的開口均朝中間設置,夾緊塊6頂端開設有螺紋孔7,螺紋孔7內設有第二螺紋桿8,第二螺紋桿8下端固定設有壓緊片10,第二螺紋桿8上端連接有轉動把手9。
所述第一螺紋桿4外端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5,鎖緊螺母5與第一螺紋桿4相配合將滑移塊3鎖死,使得滑移塊3不能在滑移槽2中移動。
所述壓緊片10下側面固定設有橡膠保護墊11,起到防滑和保護零件12的作用。
所述轉動把手9位于夾緊塊6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首先將零件12放入到兩個夾緊塊6中,再利用鎖緊螺母5將滑移塊3鎖緊在滑移槽2內,此時再轉動轉動把手9,使得壓緊片10對零件12的上表面施力,有效實現了對零件12的夾持。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