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車三叉管焊接用夾持裝置,所述的汽車三叉管包括三通體和分別連通三通體兩端口的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支架、第一端部定位機構、第二端部定位機構、第三端部定位機構、三通體定位機構、第一管體定位機構、第二管體定位機構;所述的主支架設在底座上,其從下往上設置安裝第三端部定位機構、三通體定位機構、第二管體定位機構與第二端部定位機構;所述的第一端部定位機構設在底座上且位于主支架的外側;所述的第一管體定位機構設在底座上且位于第一端部定位機構與第三端部定位機構之間;所述的第三端部定位機構對所述的三通體背離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的一端進行定位,所述的三通體定位機構對三通體位于與第一管體和第二管體連接位置進行定位;所述的第一管體的一端通過第一端部定位機構定位,其中部通過第一管體定位機構定位,其另一端與三通體連接;所述的第二管體的一端通過第二端部定位機構定位,其中部通過第二管體定位機構定位,其另一端與三通體連接;所述的三通體與第一管體、第二管體的連接處外置于三通體定位機構形成用于焊接的避空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三叉管焊接用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體背離三通體的一端外周徑向凸設有菱形連接塊,所述的連接塊兩側均設有固定孔;所述的第一端部定位機構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墊板、與第一氣缸的傳動軸配合的第一定位件、與第二氣缸的傳動軸配合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的第一定位件上設有兩個同側伸出的與所述的固定孔配合的定位銷;所述的墊板上設有與所述的固定孔位置關系對應的且與定位銷配合的墊板通孔,在兩個墊板通孔之間設有與第一管體的管徑配合的墊板管徑孔;所述的第一支架設置在底座上,所述的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和墊板設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的第一定位件背離定位銷的一端與第一氣缸的傳動軸固定,其定位銷對應墊板上的墊板通孔設置并通過第一氣缸帶動穿過并凸出墊板,所述的第一管體的連接塊抵擋放置在墊板上且第一管體凸出連接塊的管徑端穿入所述的墊板管徑孔中,所述的定位銷凸出墊板插入連接塊的固定孔中,所述的第二定位件的一端與第二氣缸,中部與第一支架樞接,其另一端分為兩個支點置于所述的連接塊背離墊板的一側,通過第二氣缸的帶動第二定位件的兩個支點抵擋在連接塊的端面上對其進行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三叉管焊接用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體定位機構包括第二支架、第一管體限位架、第三氣缸、與第三氣缸的傳動軸配合的第三定位件;所述的第一管體限位架固定在所述的底座上,其上端為與第一管體外周配合的第一管體限位槽;所述的第二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第三氣缸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的第三定位件的一端與第三氣缸的傳動軸鉸接,其中部鉸接在第二支架上,其另一端設置在第一管體限位槽的外側,所述的第一管體放置在第一管體限位槽中,并通過第三定位件背離第三氣缸的一端抵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三叉管焊接用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端部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的主支架上的與第二管體的端部的外周配合的第二管體U形限位座、第四氣缸、與第四氣缸的傳動軸配合的第四定位件;所述的第四定位件的一端與第四氣缸的傳動軸固定,另一端設有與第二管體的內壁配合的圓凸臺形的第二管體端部定位部;所述的第二管體的端部放著在第二管體U形限位座上且第二管體端部定位部插入第二管體的內部對其進行定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三叉管焊接用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管體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的主機架上的第二管體限位槽、第五氣缸、與第五氣缸的傳動軸配合的第五定位件;所述的第五氣缸固定在主支架上,所述的第五定位件的一端與第五氣缸的傳動軸鉸接,其中部鉸接在主支架上,其另一端設置在第二管體限位槽的外側,所述的第二管體放置在第二管體限位槽中,并通過第五定位件背離第五氣缸的一端抵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三叉管焊接用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端部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的主支架上的與三通體的端部的外周配合的三通體U形限位座、第六氣缸、與第六氣缸的傳動軸配合的第六定位件;所述的第六定位件的一端與第六氣缸的傳動軸固定,另一端設有與三通體的內壁配合的圓凸臺形的三通體端部定位部;所述的三通體的端部放著在三通體U形限位座上且三通體端部定位部插入三通體的內部對其進行定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三叉管焊接用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體定位機構包括第七氣缸、第八氣缸、與第七氣缸的傳動軸配合的第七定位件、與第八氣缸的傳動軸配合的第八定位件、設置在主支架上用于放置并限位三通體的支撐座;所述的第七定位件的一端與第七氣缸的傳動軸固定,另一端置于支撐座的外側用于夾持固定三通體;所述的第八定位件的一端與第八氣缸的傳動軸固定,另一端設有與第一管體的外周形狀配合的弧形擋板對第一管體與三通體的連接位置進行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