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沖壓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五金件側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沖壓模具,是現在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常用的工藝裝備,沖壓,是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種壓力加工方法。
目前,在工業應用中,由于裝配需求,需要對金屬件側面進行沖孔加工。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先沖壓成型,再翻轉模具對模具側面進行沖孔的方法加工。但是上述加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先加工成型,再對產品翻轉進行沖孔,需要進行成型和翻轉沖孔兩步工序:即首先在模具內完成產品的上面加工,再通過對產品翻轉進行側面加工。對沖壓件進行上面加工后再翻轉加工需要二次定位,不僅降低了沖壓件的加工精度,還增加了沖壓件的加工步驟。
在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的說明書CN201521038078中,針對一套模具很難一次同時完成上面與側面同時沖孔的多個工序,通過設置在上、下模上設置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與水平沖頭鉸接,使水平沖頭在水平沖頭支架槽中左右運動實現上模下壓的同時完成上面與側面沖孔,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然而,在上、下模設置兩根連桿占用模具空間,并且在上、下模之間設置側面沖孔裝置不利于沖壓件進行裝夾定位。綜上所述,如何減少側沖孔裝置占用的模具空間,使沖壓件方便進行裝夾定位,又實現產品一次成型,提高加工效率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五金件側沖壓模具,據有可以連續加工成型,對產品側面進沖孔,實現減少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的模具。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汽車五金件側沖壓模具,包括模具體以及三次元機械手送料裝置,所述模具體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以及下模對應包括上模座以及下模座,模具體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沖孔彎折模組、成型翻孔模組、成形模組、成型沖孔模組、側沖孔模組;所述沖孔彎折模組、成型翻孔模組、成形模組、成型沖孔模組、側沖孔模組均通過支撐桿連接在模具體內部。
作為優選方案,該沖孔彎折模組設置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 墊板、上夾板和止擋板,所述下模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有下墊板、下模塊;該沖孔彎折模具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向上折彎裝置和沖孔裝置;所述向上折彎裝置包括設于上夾板下端面的向上折彎沖頭以及設置在下模塊的與向上折彎沖頭匹配的向上折彎塊;所述沖孔裝置包括設置于止擋板下端面的沖槽以及設置在下模塊的與沖槽相匹配的沖塊。
作為優選方案,該成型翻孔模組模組設置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墊板、上夾板和止擋板、脫料板,所述下模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有下墊板、下模塊;該翻孔機構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翻孔裝置、第一向下折彎裝置和第二向下折彎裝置;所述翻孔裝置包括設于上夾板下端面的翻孔沖頭以及設置在下模塊的與翻孔沖頭匹配的翻孔槽,所述第一向下折彎裝置包括設置在上墊板下端面的第一向下折彎沖頭以及設置在下模塊的與第一向下折彎沖頭匹配的第一向下折彎塊,所述第二向下折彎裝置包括設置在上墊板下端面的第二向下折彎沖頭以及設置在下模塊的與第二向下折彎沖頭匹配的第二向下折彎塊。
作為優選方案,該成形模組設置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墊板、上夾板和止擋板,所述下模設置有下墊板;該成形模組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成型座、成型定位裝置、成型裝置、成型沖孔裝置;所述成型座設于下墊板上端面中部,所述成型定位裝置包括分別設于下墊板兩端的第一定位塊與第二定位塊,所述第一定位塊與成型座之間圍成第一成型空間,所述第二定位塊與成型座之間圍成第二成型空間,所述成型裝置包括分別設有與第一成型空間相匹配的第一成型塊以及與第二成型空間相匹配的第二成型塊,所述成型沖孔裝置包括設于上墊板下端面的成型沖頭以及設于成型座上端面與成型沖頭相匹配的成型槽。
作為優選方案,該成型沖孔模組設置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和脫料板,所述下模設置有下墊板;該成型沖孔模組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第三向下折彎裝置、沖裁裝置;所述第三向下折彎裝置包括設于下墊板上端面中部的折彎座以及設置在折彎座前端的第三定位塊,折彎座與第三定位塊之間圍成成型空間,所述脫料板對應成型空間處匹配設有第三向下折彎沖頭,所述沖裁裝置包括設于脫料板下端面的沖裁頭以及設置在折彎座上端面的與沖裁頭匹配的沖裁孔。
作為優選方案,該側沖孔模組設置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墊板、上夾板、止擋板和脫料板,所述下模設置有下墊板;該側沖孔模組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沖孔座、第二沖孔裝置、側沖孔裝置、斜楔塊;所述沖孔座設于下墊板上端面中部,所述第二沖孔裝置包括設于上夾板下端面的第二沖頭以及設置在沖孔座上端面的與第二沖頭匹配的沖孔槽,沖孔座的前端設有側沖孔裝置,所述側沖孔裝置包括設置于下模上端面的定 位座以及設置在定位座后端的滑座,所述滑座內設有滑塊,所述滑塊與定位座之間圍成斜楔空間,所述定位座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復位彈簧,該定位座還設有貫穿復位彈簧以及定位座與滑塊連接的沖頭止付螺栓,所述滑塊在沖頭止付螺栓的限位范圍內移動從而實現斜楔空間的寬度調整;所述滑塊后端設有側沖頭,所述沖孔座對應側沖頭處匹配設有側沖槽,所述上模對應斜楔空間處匹配設有斜楔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通過為模具設置三次元機械手送料裝置、沖孔彎折模組、成型翻孔模組、成形模組、成型沖孔模組、側沖孔模組,使沖壓件一次加工成型,提高沖壓件加工精度,增加加工效率;第二、通過成型沖孔模組的下模上設置有側沖孔裝置,實現模具在加工時的上面與側面同時沖孔加工,減少了加工工序,為三次元機械手送料裝置提供了送料使用空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結構工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模具結構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沖孔彎折模組3的正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成型翻孔模組4的正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成形模組5的正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成型沖孔模組6的正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側沖孔模組7的正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成型翻孔模組4的側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成型沖孔模組6的側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側沖孔模組7的側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頂料裝置8的結構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成型翻孔模組4的加工產品折彎過程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成型沖孔模組6的加工產品折彎過程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側沖孔模組7的加工產品沖孔成型圖。
圖中:上模1、上模座11、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上脫板15、下模2、下模座21、下墊板22、下模板23、沖孔彎折模組3、向上折彎沖頭31、向上折彎塊32、沖槽33、沖塊34、成型翻孔模組4、翻孔沖頭41、翻孔槽42、第一向下折彎沖頭43、第一向下折彎塊44、第二向下折彎沖頭45、第二向下折彎塊46、成形模組5、第一成型塊51、第一定位塊52、第二成型塊53、第二定位塊54、成型沖頭55、成型座56、成型槽57、成型沖孔 模組6、沖裁頭61、沖裁孔62、第三向下折彎沖頭63、折彎座64、第三定位塊65、側沖孔模組7、第二沖頭71、沖孔座72、側沖孔裝置73、側沖頭731、滑塊732、沖頭止付螺栓733、定位座734、復位彈簧735、滑座736、斜楔塊74、側沖槽75、頂料裝置8、頂針81、彈簧82、止付螺栓83、限位桿9、限位柱91、限位槽92、限位塊9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參照圖1、圖2、圖11所示:
一種汽車五金件側沖壓模具,包括模具體以及三次元機械手送料裝置,所述模具體包括上模1、下模2,上模1以及下模2對應包括上模座11以及下模座21,模具體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沖孔彎折模組3、成型翻孔模組4、成形模組5、成型沖孔模組6、側沖孔模組7;沖孔彎折模組3、成型翻孔模組4、成形模組5、成型沖孔模組6、側沖孔模組7均通過支撐桿連接在模具體內部。
沖孔彎折模組3、成型翻孔模組4、成形模組5、成型沖孔模組6、側沖孔模組7均設有若干頂料裝置8以及設于上、下模一端的限位桿9;頂料裝置8包括頂針81、彈簧82、止付螺栓83,頂針81連接彈簧82,該彈簧82通過止付螺栓83固定;限位桿9包括設于上模1的限位柱91以及設置在下模2的與限位柱91匹配的限位槽92。
完成沖壓后材料與模具的分離,上、下模合模擠壓材料,材料擠壓頂針81,使頂針81下端面的與止付螺栓83連接彈簧82受力壓縮,當完成該次沖壓,模具開啟,彈簧82回彈,頂針81把加工后的材料頂回到下模2上。
提高沖壓時的沖壓精度,通過下模2的限位槽92限制上模1的限位柱91進行下壓運動,提高控制沖壓精度的上、下模合模時的精度。
參照圖3所示:
沖孔彎折模具3設置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墊板12、上夾板13和止擋板14,下模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有下墊板22、下模塊23;該孔彎折模具3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向上折彎裝置、沖孔裝置和限位塊93;向上折彎裝置包括設于上夾板13下端面的向上折彎沖頭31以及設置在下模塊23的與向上折彎沖頭31匹配的向上折彎塊32;沖孔裝置包括設置于止擋板14下端面的沖槽33以及設置在下模塊23的與沖槽33相匹配的沖塊34,限位塊93設于下模塊23的一端。
參照圖4、圖8、圖12所示:
翻孔機構4設置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墊板12、上夾板13和止擋板14、 脫料板15,下模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有下墊板22、下模塊23;該翻孔機構4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翻孔裝置、第一向下折彎裝置、第二向下折彎裝置和限位塊93;翻孔裝置包括設于上夾板13下端面的翻孔沖頭41以及設置在下模塊23的與翻孔沖頭41匹配的翻孔槽42,第一向下折彎裝置包括設置在上墊板12下端面的第一向下折彎沖頭43以及設置在下模塊23的與第一向下折彎沖頭43匹配的第一向下折彎塊44,第二向下折彎裝置包括設置在上墊板12下端面的第二向下折彎沖頭45以及設置在下模塊23的與第二向下折彎沖頭45匹配的第二向下折彎塊46,限位塊93設于下模塊23的一端。
參照圖5所示:
成形模組5設置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墊板12、上夾板13和止擋板14,下模設置有下墊板22;該成形模組5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成型座56、成型定位裝置、成型裝置、成型沖孔裝置;成型座56設于下墊板22上端面中部,成型定位裝置包括分別設于下墊板22兩端的第一定位塊52與第二定位塊54,第一定位塊52與成型座56之間圍成第一成型空間,第二定位塊54與成型座56之間圍成第二成型空間,成型裝置包括分別設有與第一成型空間相匹配的第一成型塊51以及與第二成型空間相匹配的第二成型塊53,成型沖孔裝置包括設于上墊板12下端面的成型沖頭55以及設于成型座56上端面與成型沖頭55相匹配的成型槽57。
參照圖6、圖9、圖13所示:
成型沖孔模組6設置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和脫料板15,下模設置有下墊板22;該成型沖孔模組6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第三向下折彎裝置、沖裁裝置;第三向下折彎裝置包括設于下墊板22上端面中部的折彎座64以及設置在折彎座64前端的第三定位塊65,折彎座64與第三定位塊65之間圍成成型空間,脫料板15對應成型空間處匹配設有第三向下折彎沖頭63,沖裁裝置包括設于脫料板15下端面的沖裁頭61以及設置在折彎座64上端面的與沖裁頭61匹配的沖裁孔62。
參照圖7、圖10、圖14所示:
側沖孔模組7設置有上模和下模,上模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和脫料板15,下模設置有下墊板22;該側沖孔模組7內根據加工工序依次設置有沖孔座72、第二沖孔裝置、側沖孔裝置73、斜楔塊74;沖孔座72設于下墊板22上端面中部,第二沖孔裝置包括設于上夾板13下端面的第二沖頭71以及設置在沖孔座72上端面的與第二沖頭71匹配的沖孔槽,沖孔座72的前端設有側沖孔裝置73,側沖孔裝置73包括設置于下模2上端面的定位座734以及設置在定位座734后端的滑座736,滑座736內設有滑塊732,滑塊732 與定位座734之間圍成斜楔空間,定位座734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復位彈簧735,該定位座734還設有貫穿復位彈簧735以及定位座734與滑塊732連接的沖頭止付螺栓733,滑塊732在沖頭止付螺栓733的限位范圍內移動從而實現斜楔空間的寬度調整;滑塊732后端設有側沖頭731,沖孔座72對應側沖頭731處匹配設有側沖槽75,上模1對應斜楔空間處匹配設有斜楔塊74。
本實用新型進行加工的過程為:
三次元機械手送料裝置上對應每一個加工機構的側面都設有夾具,將原材料放置在取料處上,三次元機械手送料裝置在取料處夾緊原材料,將原材料放置至機構的加工處,夾具松開原材料后再返回取料處,模具下壓,完成一個沖壓過程;每個加工機構側面都設有三次元機械手送料裝置的夾具,且該夾具會在上一個機構與本機構之間往復運動,同樣步驟的,每完成一個沖壓過程,夾具就會將上一步的加工材料夾至本機構加工處,然后返回至上一個機構側面處,以此往復,實現連續加工。
完成沖孔彎折加工,上模座11下壓,上墊板12、上夾板13和止擋板14沖下通過限位桿9的限位與下模2合模,原材料通過限位塊93的限位,在沖槽33對沖塊34的沖壓下形成沖孔,原材料左端在向上折彎沖頭31對向上折彎塊32的沖壓下形成向上折彎,模具開啟,頂料裝置8將材料頂回到下模2上,完成一個加工過程。
完成成型翻孔加工,上模座11下壓,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脫料板15沖下通過限位桿9的限位與下模2合模,使脫料板15壓縮,材料通過限位塊93的限位,材料左部向上折彎端內側在第一向下折彎沖頭43對第一向下折彎塊44的沖壓下形成45°向下折彎,材料右端在第二向下折彎沖頭45對第二向下折彎沖塊46的沖壓下形成45°向下折彎,同時翻孔沖頭41對材料下壓,將材料壓入翻孔槽42內,產生翻孔,模具開啟,脫料板15回彈將材料與翻孔沖頭41分離,頂料裝置8將材料頂回到下模2上,完成一個加工過程。
完成成形加工,上模座11下壓,上墊板12、上夾板13和止擋板14沖下通過限位桿9的限位與下模2合模,第一成型塊51與第二成型塊53通過第一定位塊52與第二定位塊54的限位,對材料在第一成型空間以及第二成型空間內沖壓產生型變,同時成型沖頭55對材料沖壓,使材料在成型槽57內產生型變,模具開啟,頂料裝置8將材料頂回到下模2上,完成一個加工過程。
完成成型沖孔加工,上模座11下壓,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脫料板15沖下通過限位桿9的限位與下模2合模,使脫料板15壓縮,第三向下折彎沖頭63通過第三定位塊65的限位,使材料右端45°折彎處在第三向下折彎沖頭63對折彎座64的沖壓下產 生90°折彎,同時沖裁頭61對材料沖壓,使材料在沖裁孔62內裁孔,模具開啟,脫料板15回彈將材料與沖裁頭61分離,頂料裝置8將材料頂回到下模2上,完成一個加工過程。
完成側沖孔加工,上模座11下壓,上墊板12、上夾板13、止擋板14、脫料板15沖下通過限位桿9的限位與下模2合模,使脫料板15壓縮,第二沖頭71對材料沖壓,使材料在沖孔槽內產生型變形成孔,同時,斜楔塊74在斜楔空間處與滑塊732受力接觸,推動滑塊732在滑座736內向沖孔座72方向滑動,與滑塊732連接的沖頭止付螺栓733使定位座734內的復位彈簧735受力壓縮,滑塊732前的側沖頭731對沖孔座72上固定的90°折彎材料處在側沖槽75內進行沖孔,模具開啟,復位彈簧735回彈,側沖頭731收回,脫料板15回彈將材料與第二沖頭71分離,頂料裝置8將材料頂回到下模2上,三次元機械手送料裝置將加工成型的產品送出模具,完成整套加工程序。
上述實施例僅是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