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輪轂側模改良結構,包括側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10)的內側壁為鑄造壁面,側模(10)的左右兩側外壁的端部處具有豎直凹槽(11),加強塊(20)壓靠在側模(10)的左右兩側外壁的端部處,加強塊(20)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側模(10)的左右兩側外壁上,加強塊(20)的內側壁上成型有凸起部(21),凸起部(21)插套在對應的豎直凹槽(11)中;
四個側模(10)相互壓靠,四個側模(10)的內側壁組成環形腔,相鄰兩個側模(10)的左側外壁或右側外壁的端部處具有壓靠面(12),相鄰兩個壓靠面(12)相互壓靠,相鄰兩個加強塊(20)的端部具有斜向壓靠面(22),兩個斜向壓靠面(22)相壓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側模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塊(20)上具有階梯通孔(23),階梯通孔(23)的下端伸出凸起部(21),螺栓的桿部穿過階梯通孔(23)并螺接在豎直凹槽(11)的內壁面上,螺栓的頭部壓靠在階梯通孔(23)的大直徑端的底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側模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10)的背面成型有總凹槽(13),總凹槽(13)的頂面具有向上延伸的豎直通孔(131),總凹槽(13)的左右兩內側壁的下部具有放置凹槽(132),兩個放置凹槽(132)的左側或右側的下部內側壁上具有側通氣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輪轂側模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水平通氣管(1)的兩端插套在放置凹槽(132)中,水平通氣管(1)的兩端面壓靠在放置凹槽(132)的左右內側壁上并與側通氣孔相對齊并相通,定位片(3)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放置凹槽(132)與水平通氣管(1)的端部外側壁相靠近的總內壁面(14)上,水平通氣管(1)夾持在定位片(3)與放置凹槽(132)的總內壁面(14)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輪轂側模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3)的底部壓靠在放置凹槽(132)的底面上,定位片(3)的中部具有向水平通氣管(1)靠近的弧形折彎部(31),弧形折彎部(31)的內側壁壓靠在水平通氣管(1)的外側壁上,弧形折彎部(31)的上部具有上折彎部(32),上折彎部(32)通過固定螺栓固定在總內壁面(14)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輪轂側模改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通氣管(1)的中部通接有連接管(4),連接管(4)的頂部具有螺孔,豎直通氣管(5)的下端螺接在螺孔中,豎直通氣管(5)與連接管(4)相通,豎直通氣管(5)的上端伸出豎直通孔(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