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轉子裝配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串激電機轉子裝配機。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串激電機轉子15由軸11、鐵芯12、上擋板131、下擋板132、方向器14等部件組成,轉子15在組裝過程中,分別由多個人對軸11、鐵芯12、上擋板131、下擋板132、方向器14依次進行人手裝配,生產節拍慢,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串激電機轉子裝配機,免去人手裝配,生產節拍快,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串激電機轉子裝配機,包括有機板、安裝在機板上可控制轉動的分度裝置、沿分度裝置依次周向布置并安裝在機板上的儲軸裝置、上軸及壓軸裝置、擋板上料裝置、擋板壓入裝置、方向器壓入裝置、出料裝置,所述的儲軸裝置對軸進行存儲,所述上軸及壓軸裝置將儲軸裝置中軸取出并壓入到鐵芯,所述擋板上料裝置對上擋板和下擋板進行輸送供給裝配,所述擋板壓入裝置將上擋板和下擋板安裝到裝有軸的鐵芯上,所述方向器壓入裝置將方向器安裝到裝有軸、上擋板和下擋板的鐵芯上,所述出料裝置將完成裝配的轉子進行出料。
進一步地,所述分度裝置包括有分度盤、固定在分度盤上的一個或以上的工裝,驅動分度盤進行分度轉動的分割器,所述工裝用以放置鐵芯和/或上擋板和/或下擋板和/或方向器和/或轉子,工裝設有3個工位。
更進一步地,所述工裝均布在分度盤上,工裝呈三角形。
更進一步地,所述工裝上包括有與鐵芯和/或上擋板和/或下擋板和/或方向器和/或轉子相配合的第一圓臺和/或第二圓臺和/或第三圓臺,所述第一圓臺和/或第二圓臺和/或第三圓臺上設有讓軸配合插入的第一裝孔,第一圓臺和第二圓臺和第三圓臺分別對應工裝設有的3個工位。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圓臺和/或第二圓臺和/或第三圓臺設有與鐵芯和/或下擋板和/或轉子相配合并用以定位鐵芯和/或下擋板和/或轉子的一個以上的圓柱凸起。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圓臺設有與方向器和/或轉子相配合并用以定位方向器和/或轉子的第二裝孔。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裝孔和第二裝孔上端設有倒圓,便于方向器和/或轉子放入。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圓臺上端由兩個半圓環組成,所述的半圓環間留有通過螺栓進行調節的間隙,所述的半圓環設有缺口,所述的缺口設有用以擰入螺栓進而調節半圓環間間隙的螺孔,所述的缺口通過螺孔與另一半圓環相連,以此可以調節第二裝孔的大小,調節第二裝孔與方向器和/或轉子間的配合。
更進一步地,所述圓柱凸起的頂端呈半球形,便于鐵芯和/或下擋板和/或轉子放入。
更進一步地,所述儲軸裝置包括有安裝在機板上的支腳、頂軸機構和安裝在支腳上的儲軸箱,所述的儲軸箱對軸呈水平方向存儲,所述的頂軸機構將放置在儲軸箱上的軸逐一水平頂起。
更進一步地,所述頂軸機構包括有第一驅動器,固定在第一驅動器上的頂軸器,所述頂軸器上部設有頂起部,所述的頂起部設有第一V型槽,所述儲軸箱底部設有斜面,所述斜面的最下端設有讓頂軸器頂出的頂出口,所述的頂出口寬度大于或等于軸的直徑,軸沿斜面滑至頂出口,第一驅動器驅動頂軸器將軸頂起,第一V型槽的設置使軸在被頂起的過程中,穩定放置在第一V型槽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儲軸箱底部設有兩個向頂出口交匯的斜面,軸從頂出口兩側斜面滾落到頂出口。
更進一步地,所述頂出口的下端設有與頂軸器相配合的套口,所述套口截面呈矩形框型,套口的設置使頂軸器頂起的動作更為平穩,軸從頂出口落入套口,套口中的頂軸器將軸頂起。
更進一步地,所述儲軸裝置還包括有安裝在機板上的上軸輔助機構,所述的上軸輔助機構包括有軸翻轉器和軸翻轉限位器,所述的軸翻轉器將擱置在頂起部上軸進行取件并翻轉90°,使軸呈豎直狀態,所述軸翻轉限位器對軸翻轉器的翻轉進行限位,限制軸翻轉器的翻轉角度和幅度。
更進一步地,所述軸翻轉器設有翻軸手,所述軸翻轉器通過翻軸手對軸進行取件,所述頂軸器上部還設有與翻軸手適配的凹口,并在凹口兩側形成有對稱的頂起部,當軸被頂起并擱置在頂起部,翻軸手翻轉接觸到軸,翻軸手對軸有一定的沖擊,凹口的設置可以緩沖翻軸手對軸的沖擊,防止軸因沖擊變形或掉落。
更進一步地,所述軸翻轉限位器設有與翻軸手適配的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設有用以探測頂軸器上是否存放有軸的水平軸傳感器,防止頂軸器放空。
更進一步地,所述軸翻轉限位器上端還設有用以探測翻軸手翻轉為豎直狀態時翻軸手上是否放置有軸的豎直軸傳感器,確保翻軸手完成取件及將軸翻轉。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限位塊為金屬板件并折彎呈梯形,結構簡單實用,成本低,同時便于安裝水平軸傳感器。
更進一步地,所述上軸及壓軸裝置包括有安裝在機板上的上軸機構,所述的上軸機構設置有上軸水平移動器和上軸垂直移動器,所述上軸垂直移動器下端設置有對軸進行豎直夾持的上軸手,所述上軸機構將軸進行豎直夾持并將其通過水平和垂直移動放置到鐵芯中。
更進一步地,所述上軸手在其與軸的夾持面上設有第二V型槽。
更進一步地,所述上軸及壓軸裝置還包括有安裝在機板上的壓軸機構,所述壓軸機構包括有壓入驅動器和固定在壓入驅動器輸出端的軸壓器,所述的軸壓器中心設置有與軸適配的壓入軸孔,所述壓入軸孔為盲孔,所述壓入驅動器帶動軸壓器套在軸頂端,將軸壓緊到鐵芯中,簡單實用。
更進一步地,所述擋板上料裝置包括有擋板架,安裝在擋板架下方的擋板過渡機構,分設在擋板過渡機構兩側的擋板軌道,上擋板振動盤和下擋板振動盤,所述的擋板過渡機構設置有用以放置上擋板和下擋板的第一擋板放料器,所述的上擋板振動盤和下擋板振動盤通過擋板軌道輸送到第一擋板放料器。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擋板放料器上設置有用以夾取上擋板和下擋板的第一擋板夾臂,所述第一擋板夾臂設置在擋板架上,所述的第一擋板夾臂在水平面和豎直平面上進行平移。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擋板放料器的前端設置有用以過渡放置上擋板和下擋板的第二擋板放料器。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擋板放料器和第二擋板放料器間設置有用以檢測第二擋板放料器上是否吸附有上擋板和下擋板的擋板探測器,確保擋板放料器上放置有上擋板和下擋板,防止取空,同時確保上擋板和下擋板放置的位置準確。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擋板放料器和第二擋板放料器間設置有平移軌道,所述擋板探測器在第一擋板放料器和第二擋板放料器間通過平移軌道進行平移,通過平移軌道使擋板探測器貼近或離開第二擋板放料器,便于對第二擋板放料器上是否放置有上擋板和下擋板進行檢測或對第二擋板放料器進行上料。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擋板探測器上部可擺動地設置有兩個探測臂手,所述的探測臂手用以對準第二擋板放料器上吸附的上擋板和下擋板并進行檢測,通過擺動探測臂手進行微調,準確對準第二擋板放料器上放置的上擋板和下擋板。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擋板放料器設置有用以探測第一擋板放料器上是否放置有上擋板和下擋板的第一擋板傳感器,防止第一擋板放料器空料,影響后續工序。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擋板夾臂設置有第一擋板夾臂限位器,對第一擋板夾臂的移動進行限位,防止超程。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擋板夾臂下端為兩個呈半針狀的柱型夾頭,所述的柱型夾頭插入到上擋板和/或下擋板的中心孔后分離,側壓中心孔內側并夾緊上擋板和/或下擋板,更好地對上擋板和/或下擋板進行夾持。便于將上擋板和/或下擋板平移。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擋板放料器下端設置有用以緩沖和/或升降第二擋板放料器的升降器,由于對第二擋板放料器進行取料及上擋板壓緊時會對第二擋板放料器加有一定的沖擊力,升降器可以起到緩沖作用,同時也可以起到調節取料位置的作用,升降器可以由液壓缸或氣缸進行驅動。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擋板放料器上設置有用以吸附住上擋板和下擋板的第一吸附器,保證第二擋板放料器上穩定吸附有上擋板和下擋板。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擋板壓入裝置設置在第二擋板放料器上方,并對第二擋板放料器上的上擋板和下擋板進行吸附和/或夾取,所述擋板壓入裝置在水平移動器和豎直平面上進行平移,并通過第二擋板放料器和工裝將上擋板和下擋板壓緊到裝有鐵芯的軸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擋板壓入裝置下端設置有夾軸機械手,所述的夾軸機械手設置有第二吸附器,所述第二吸附器對第二擋板放料器上的上擋板和/或下擋板進行吸附。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夾軸機械手設置有對軸進行夾持的第一指鉗,吸附有上擋板和/或下擋板的夾軸機械手對裝有鐵芯的軸進行夾持,夾軸機械手下移到第二擋板放料器,并將上擋板和/或下擋板壓緊到裝有鐵芯的軸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夾軸機械手并列設置有第二擋板夾臂,所述第二擋板夾臂對第二擋板放料器上下擋板進行夾持,并將下擋板放置到工裝,夾軸機械手再將裝有上擋板和鐵芯的軸與下擋板進行壓緊。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擋板壓入裝置設置有用以限制擋板壓入裝置水平和/或豎直移動的擋板壓入限位器。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方向器壓入裝置包括有固定安裝在機板上的方向器壓入支架,所述的方向器壓入支架上安裝有水平和豎直移動的方向器壓入機械手,所述的方向器壓入機械手對裝有上擋板、下擋板和軸的鐵芯進行夾持并將其壓緊到工裝上放置的方向器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方向器壓入裝置設有用以限制方向器壓入機械手水平和/或豎直移動的方向器壓入限位器,防止方向器壓入機械手的移動超程,同時具有一定的抗沖擊能力。
更進一步地,所述方向器壓入支架的左側安裝有水平和豎直移動的轉子取件機械手,所述轉子取件機械手對安裝完成的轉子進行取件并夾持轉子中的軸,完成方向器壓入工序后,可以非常方便地通過轉子取件機械手從工裝上取出,結構簡單,實用。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方向器壓入裝置設有用以限制轉子取件機械手水平和豎直移動的轉子取件限位器,防止轉子取件機械手的移動超程,同時具有一定的抗沖擊能力。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轉子取件機械手在其與軸的夾持面上設有第三V型槽,確保夾緊軸。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方向器壓入機械手設有四個用以夾持鐵芯的第二指鉗,鐵芯呈圓柱型,確保牢固夾持鐵芯。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方向器壓入機械手中部設置有用以讓軸插入并抵壓鐵芯的抵壓座,軸插入抵壓座,抵壓座抵住鐵芯,將裝有上擋板、下擋板和軸的鐵芯壓緊到方向器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裝有上擋板、下擋板和軸的鐵芯壓緊到方向器上時帶有一定的沖擊力,方向器壓入支架設置有加強肋,保證結構強度,抗沖擊能力強。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出料裝置包括有固定安裝在機板上的轉子翻轉機構、轉子夾持移動機構和導軌機構,所述的轉子翻轉機構將轉子進行夾持并翻轉90°至水平放置,所述轉子夾持移動機構將水平放置的轉子進行夾持并移動到導軌機構入口。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轉子翻轉機構設置有轉子翻轉機械手,所述的轉子翻轉機械手在其與軸的夾持面上設有第四V型槽,確保夾緊軸。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轉子夾持移動機構設置有轉子夾持移動機械手,所述的轉子夾持移動機械手在其與鐵芯的夾持面上設有梯型槽,鐵芯呈圓柱型,確保夾緊鐵芯。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導軌機構設有斜軌和設置在斜軌入口處的導入器,轉子通過斜軌滾出,導入器將轉子導入到斜軌,所述的導入器包括垂直進給的導入驅動器,所述的導入驅動器的輸出端與斜軌入口平齊,所述的導入驅動器的輸出端在靠近斜軌入口的一側可轉動地設置有扇形塊,所述扇形塊沿半徑方向靠近斜軌底部的側面延伸有導向板,所述的導向板擱置在斜軌入口處的內側底面,當導入驅動器帶動扇形塊向下運動時,導向板向上翹起,阻擋轉子滑入斜軌,當導入驅動器帶動扇形塊向上運動時,導向板擱置在斜軌入口處的內側底面,輔助轉子滑入斜軌。
更進一步地,還包括有顯示屏,可以顯示整臺機組的運行狀態,各工序的異常,產出數量,并可以通過顯示屏進行調整控制。
更進一步地,還包括有垂直設置在機板外圍的護板,將機組包圍保護起來,保障安全生產同時,有利于機組保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儲軸裝置對軸進行存儲,上軸及壓軸裝置將儲軸裝置中軸取出并壓入到鐵芯,擋板上料裝置對上擋板和下擋板進行輸送供給轉子裝配,擋板壓入裝置將上擋板和下擋板安裝到裝有軸的鐵芯上,方向器壓入裝置將方向器安裝到裝有軸、上擋板和下擋板的鐵芯上,出料裝置將完成裝配的轉子進行出料并輸送到下一工序,免去人手裝配,生產節拍快,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轉子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移除護板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分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沿分度裝置依次周向布置并安裝在機板上的儲軸裝置和上軸及壓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儲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上軸及壓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沿分度裝置依次周向布置并安裝在機板上的的擋板上料裝置和擋板壓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移去上擋板振動盤、下擋板振動盤、擋板軌道的擋板上料裝置和擋板壓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沿分度裝置依次周向布置并安裝在機板上的方向器壓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方向器壓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沿分度裝置依次周向布置并安裝在機板上的出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出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14,一種串激電機轉子裝配機,包括有機板3、安裝在機板3上可控制轉動的分度裝置、沿分度裝置依次周向布置并安裝在機板3上的儲軸裝置、上軸及壓軸裝置、擋板上料裝置、擋板壓入裝置、方向器壓入裝置、出料裝置,儲軸裝置對軸11進行存儲,上軸及壓軸裝置將儲軸裝置中軸11取出并壓入到鐵芯12,擋板上料裝置對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進行輸送供給裝配,擋板壓入裝置將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安裝到裝有軸11的鐵芯12上,方向器壓入裝置將方向器14安裝到裝有軸11、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的鐵芯12上,出料裝置將完成裝配的轉子15進行出料。
儲軸裝置對軸11進行存儲,上軸及壓軸裝置將儲軸裝置中軸11取出并壓入到鐵芯12,擋板上料裝置對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進行輸送供給轉子裝配,擋板壓入裝置將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安裝到裝有軸11的鐵芯12上,方向器壓入裝置將方向器14安裝到裝有軸11、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的鐵芯12上,出料裝置將完成裝配的轉子15進行出料并輸送到下一工序,免去人手裝配,生產節拍快,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
分度裝置包括有分度盤21、固定在分度盤21上的一個或以上的工裝22,驅動分度盤21進行分度轉動的分割器23,工裝22用以放置鐵芯12和/或上擋板131和/或下擋板132和/或方向器14和/或轉子15,工裝22設有3個工位。
工裝22均布在分度盤21上,工裝22呈三角形。
工裝22上包括有與鐵芯12和/或上擋板131和/或下擋板132和/或方向器14和/或轉子15相配合的第一圓臺221和/或第二圓臺222和/或第三圓臺223,第一圓臺221和/或第二圓臺222和/或第三圓臺223上設有讓軸11配合插入的第一裝孔224,第一圓臺221和第二圓臺222和第三圓臺223分別對應工裝22設有的3個工位。
第一圓臺221和/或第二圓臺222和/或第三圓臺223設有與鐵芯12和/或下擋板132和/或轉子15相配合并用以定位鐵芯12和/或下擋板132和/或轉子15的一個以上的圓柱凸起225。
第三圓臺223設有與方向器14和/或轉子15相配合并用以定位方向器14和/或轉子15的第二裝孔226。
第一裝孔224和第二裝孔226上端設有倒圓227,便于方向器14和/或轉子15放入。
第三圓臺223上端由兩個半圓環228組成,半圓環228間留有通過螺栓進行調節的間隙,半圓環228設有缺口229,缺口229設有用以擰入螺栓進而調節半圓環228間間隙的螺孔,缺口229通過螺孔與另一半圓環228相連,以此可以調節第二裝孔226的大小,調節第二裝孔226與方向器14和/或轉子15間的配合。
圓柱凸起225的頂端呈半球形,便于鐵芯12和/或下擋板132和/或轉子15放入。
儲軸裝置包括有安裝在機板3上的支腳41、頂軸機構和安裝在支腳41上的儲軸箱42,儲軸箱42對軸11呈水平方向存儲,頂軸機構將放置在儲軸箱42上的軸11逐一水平頂起。
頂軸機構包括有第一驅動器43,固定在第一驅動器43上的頂軸器44,頂軸器44上部設有頂起部45,頂起部45設有第一V型槽46,儲軸箱42底部設有斜面48,斜面48的最下端設有讓頂軸器44頂出的頂出口49,頂出口49寬度大于或等于軸11的直徑,軸11沿斜面48滑至頂出口49,第一驅動器43驅動頂軸器44將軸11頂起,第一V型槽46的設置使軸11在被頂起的過程中,穩定放置在第一V型槽46上。
儲軸箱42底部設有兩個向頂出口49交匯的斜面48,軸11從頂出口49兩側斜面48滾落到頂出口49。
頂出口49的下端設有與頂軸器44相配合的套口415,套口415截面呈矩形框型,套口415的設置使頂軸器44頂起的動作更為平穩,軸11從頂出口49落入套口415,套口415中的頂軸器44將軸11頂起。
儲軸裝置還包括有安裝在機板3上的上軸輔助機構,上軸輔助機構包括有軸翻轉器410和軸翻轉限位器411,軸翻轉器410將擱置在頂起部45上軸11進行取件并翻轉90°,使軸11呈豎直狀態,軸翻轉限位器411對軸翻轉器410的翻轉進行限位,限制軸翻轉器410的翻轉角度和幅度。
軸翻轉器410設有翻軸手416,軸翻轉器410通過翻軸手416對軸11進行取件,頂軸器44上部還設有與翻軸手416適配的凹口47,并在凹口47兩側形成有對稱的頂起部45,當軸11被頂起并擱置在頂起部45,翻軸手416翻轉接觸到軸11,翻軸手416對軸11有一定的沖擊,凹口47的設置可以緩沖翻軸手416對軸11的沖擊,防止軸11因沖擊變形或掉落。
軸翻轉限位器411設有與翻軸手416適配的限位塊412,限位塊412上設有用以探測頂軸器44上是否存放有軸11的水平軸傳感器413,防止頂軸器44放空。
軸翻轉限位器411上端還設有用以探測翻軸手416翻轉為豎直狀態時翻軸手416上是否放置有軸11的豎直軸傳感器414,確保翻軸手416完成取件及將軸11翻轉。
限位塊412為金屬板件并折彎呈梯形,結構簡單實用,成本低,同時便于安裝水平軸傳感器413。
上軸及壓軸裝置包括有安裝在機板3上的上軸機構51,上軸機構51設置有上軸水平移動器53和上軸垂直移動器54,上軸垂直移動器54下端設置有對軸11進行豎直夾持的上軸手55,上軸機構51將軸11進行豎直夾持并將其通過水平和垂直移動放置到鐵芯12中。
上軸手55在其與軸11的夾持面上設有第二V型槽。
上軸及壓軸裝置還包括有安裝在機板3上的壓軸機構52,壓軸機構52包括有壓入驅動器56和固定在壓入驅動器56輸出端的軸壓器57,軸壓器57中心設置有與軸11適配的壓入軸孔,壓入軸孔為盲孔,壓入驅動器56帶動軸壓器57套在軸11頂端,將軸11壓緊到鐵芯12中,簡單實用。
擋板上料裝置包括有擋板架615,安裝在擋板架615下方的擋板過渡機構61,分設在擋板過渡機構61兩側的擋板軌道65,上擋板振動盤62和下擋板振動盤63,擋板過渡機構61設置有用以放置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的第一擋板放料器64,上擋板振動盤62和下擋板振動盤63通過擋板軌道65輸送到第一擋板放料器64。
第一擋板放料器64上設置有用以夾取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的第一擋板夾臂67,第一擋板夾臂67設置在擋板架615上,第一擋板夾臂67在水平面和豎直平面上進行平移。
第一擋板放料器64的前端設置有用以過渡放置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的第二擋板放料器69。
第一擋板放料器64和第二擋板放料器69間設置有用以檢測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是否吸附有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的擋板探測器612,確保擋板放料器69上放置有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防止取空,同時確保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放置的位置準確。
第一擋板放料器64和第二擋板放料器69間設置有平移軌道613,擋板探測器612在第一擋板放料器64和第二擋板放料器69間通過平移軌道613進行平移,通過平移軌道613使擋板探測器612貼近或離開第二擋板放料器69,便于對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是否放置有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進行檢測或對第二擋板放料器69進行上料。
擋板探測器612上部可擺動地設置有兩個探測臂手614,探測臂手614用以對準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吸附的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并進行檢測,通過擺動探測臂手614進行微調,準確對準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放置的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
第一擋板放料器64設置有用以探測第一擋板放料器64上是否放置有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的第一擋板傳感器66,防止第一擋板放料器64空料,影響后續工序。
第一擋板夾臂67設置有第一擋板夾臂限位器616,對第一擋板夾臂67的移動進行限位,防止超程。
第一擋板夾臂67下端為兩個呈半針狀的柱型夾頭68,柱型夾頭68插入到上擋板131和/或下擋板132的中心孔133后分離,側壓中心孔133內側并夾緊上擋板131和/或下擋板132,更好地對上擋板131和/或下擋板132進行夾持。便于將上擋板131和/或下擋板132平移。
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下端設置有用以緩沖和/或升降第二擋板放料器69的升降器610,由于對第二擋板放料器69進行取料及上擋板131壓緊時會對第二擋板放料器69加有一定的沖擊力,升降器610可以起到緩沖作用,同時也可以起到調節取料位置的作用,升降器610可以由液壓缸或氣缸進行驅動。
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設置有用以吸附住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的第一吸附器611,保證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穩定吸附有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
擋板壓入裝置設置在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方,并對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的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進行吸附和/或夾取,擋板壓入裝置在水平和豎直平面上進行平移,并通過第二擋板放料器69和工裝22將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壓緊到裝有鐵芯12的軸11上。
擋板壓入裝置下端設置有夾軸機械手71,夾軸機械手71設置有第二吸附器72,第二吸附器72對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的上擋板131和/或下擋板132進行吸附。
夾軸機械手71設置有對軸11進行夾持的第一指鉗74,吸附有上擋板131和/或下擋板132的夾軸機械手71對裝有鐵芯12的軸11進行夾持,夾軸機械手71下移到第二擋板放料器69,并將上擋板131和/或下擋板132壓緊到裝有鐵芯12的軸11上。
夾軸機械手71并列設置有第二擋板夾臂67,第二擋板夾臂67對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下擋板132進行夾持,并將下擋板132放置到工裝22,夾軸機械手71再將裝有上擋板131和鐵芯12的軸11與下擋板132進行壓緊。
擋板壓入裝置設置有用以限制擋板壓入裝置水平和/或豎直移動的擋板壓入限位器73。
方向器壓入裝置包括有固定安裝在機板3上的方向器壓入支架81,方向器壓入支架81上安裝有水平和豎直移動的方向器壓入機械手82,方向器壓入機械手82對裝有上擋板131、下擋板132和軸11的鐵芯12進行夾持并將其壓緊到工裝22上放置的方向器14上。
方向器壓入裝置設有用以限制方向器壓入機械手82 水平和/或豎直移動的方向器壓入限位器83,防止方向器壓入機械手82的移動超程,同時具有一定的抗沖擊能力。
方向器壓入支架81的左側安裝有水平和豎直移動的轉子取件機械手88,轉子取件機械手88對安裝完成的轉子15進行取件并夾持轉子15中的軸11,完成方向器14壓入工序后,可以非常方便地通過轉子取件機械手88從工裝22上取出,結構簡單,實用。
方向器壓入裝置設有用以限制轉子取件機械手88水平和豎直移動的轉子取件限位器84,防止轉子取件機械手88的移動超程,同時具有一定的抗沖擊能力。
轉子取件機械手88在其與軸11的夾持面上設有第三V型槽,確保夾緊軸11。
方向器壓入機械手82設有四個用以夾持鐵芯12的第二指鉗85,鐵芯12呈圓柱型,確保牢固夾持鐵芯12。
方向器壓入機械手82中部設置有用以讓軸11插入并抵壓鐵芯12的抵壓座86,軸11插入抵壓座86,抵壓座86抵住鐵芯12,將裝有上擋板131、下擋板132和軸11的鐵芯12壓緊到方向器14上。
裝有上擋板131、下擋板132和軸11的鐵芯12壓緊到方向器14上時帶有一定的沖擊力,方向器壓入支架81設置有加強肋87,保證結構強度,抗沖擊能力強。
出料裝置包括有固定安裝在機板3上的轉子翻轉機構91、轉子夾持移動機構92和導軌機構93,轉子翻轉機構91將轉子15進行夾持并翻轉90°至水平放置,轉子夾持移動機構92將水平放置的轉子15進行夾持并移動到導軌機構93入口。
轉子翻轉機構91設置有轉子翻轉機械手94,轉子翻轉機械手94在其與軸11的夾持面上設有第四V型槽,確保夾緊軸11。
轉子夾持移動機構92設置有轉子夾持移動機械手95,轉子夾持移動機械手95在其與鐵芯12的夾持面上設有梯型槽,鐵芯12呈圓柱型,確保夾緊鐵芯12。
導軌機構93設有斜軌96和設置在斜軌96入口處的導入器97,轉子15通過斜軌96滾出,導入器97將轉子15導入到斜軌96,導入器97包括垂直進給的導入驅動器98,導入驅動器98的輸出端與斜軌96入口平齊,導入驅動器98的輸出端在靠近斜軌96入口的一側可轉動地設置有扇形塊99,扇形塊99沿半徑方向靠近斜軌96底部的側面延伸有導向板910,導向板910擱置在斜軌96入口處的內側底面,當導入驅動器98帶動扇形塊99向下運動時,導向板910向上翹起,阻擋轉子15滑入斜軌96,當導入驅動器98帶動扇形塊99向上運動時,導向板910擱置在斜軌96入口處的內側底面,輔助轉子15滑入斜軌96。
一種串激電機轉子裝配機,還包括有顯示屏911,可以顯示整臺機組的運行狀態,各工序的異常,產出數量,并可以通過顯示屏911進行調整控制。
一種串激電機轉子裝配機,還包括有垂直設置在機板3外圍的護板912,將機組包圍保護起來,保障安全生產同時,有利于機組保養。
分割器23驅動分度盤21轉動到上料工序分度位置,在第一圓臺221上放置鐵芯12,第三圓臺223上放置方向器14,分割器23驅動分度盤21轉動,放置有鐵芯12的第一圓臺221轉到上軸工序分度位置,儲軸箱42對軸11呈水平方向存儲,軸11從頂出口49兩側斜面48滾落到頂出口49,第一驅動器43驅動頂軸器44將放置在儲軸箱42上的軸11逐一水平頂起,上軸輔助機構將軸11翻轉90°至豎直狀態, 上軸手55對豎直狀態的軸11進行夾持,上軸機構51再通過上軸水平移動器53和上軸垂直移動器54進行移動,將軸11放置到鐵芯12中,分度裝置通過工裝22將軸11和鐵芯12旋轉到壓軸工序分度位置,壓入驅動器56帶動軸壓器57套在軸11頂端,將軸11壓緊到鐵芯12中,軸壓器57移離軸11,分度裝置通過工裝22將裝有軸11的鐵芯12旋轉到壓擋板工序分度位置,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通過上擋板振動盤62和下擋板振動盤63出料,通過擋板軌道65輸送到第一擋板放料器64,第一擋板傳感器66對第一擋板放料器64上是否放置有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進行探測,第一擋板夾臂67夾取放置在第一擋板放料器64上的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第一擋板夾臂限位器616對第一擋板夾臂67的移動進行限位,擋板探測器612通過平移軌道613移動到遠離第二擋板放料器69的位置,第一擋板夾臂67將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移送到第二擋板放料器69,第一吸附器611對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進行吸附,擋板探測器612通過平移軌道613移動到靠近第二擋板放料器69的位置,通過擺動探測臂手614進行微調,準確對準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放置的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檢測上擋板131和下擋板132是否空放或是否放置準確,擋板壓入機構下端設置的夾軸機械手71 下移到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吸取上擋板131,然后再平移并利用第一指鉗72對第一圓臺221中裝有鐵芯12的軸11進行夾持,夾軸機械手71再下移到第二擋板放料器69,將上擋板131壓緊到裝有鐵芯12的軸11上,并列設置在夾軸機械手71一側的第二擋板夾臂67對第二擋板放料器69上的下擋板132進行夾持,并將下擋板132放置到工裝22的第二圓臺222中,夾軸機械手71平移并再將裝有上擋板131和鐵芯12的軸11與第二圓臺222中的下擋板132進行壓緊,完成壓擋板工序,分度裝置通過第二圓臺222將裝有上擋板131、下擋板132和軸11的鐵芯12旋轉到壓方向器工序分度位置,方向器壓入機械手82對裝有上擋板131、下擋板132和軸11的鐵芯12進行夾持移動并將其壓緊到第三圓臺223上放置的方向器14上,完成壓方向器工序,分度裝置通過第三圓臺223將安裝好的轉子15旋轉到出料工序分度位置,方向器壓入支架81上的轉子取件機械手88對安裝完成的轉子15進行取件并夾持轉子15中的軸11,轉子取件機械手88將轉子15移動到轉子翻轉機構91,轉子翻轉機構91將轉子15進行夾持并翻轉90°至水平放置,轉子夾持移動機構92將水平放置的轉子15進行夾持并水平和/或豎直移動到導軌機構93入口,導軌機構93設有斜軌96和設置在斜軌96入口處的導入器97,轉子15通過斜軌96滾出,導入器97將轉子15導入到斜軌96,完成出料工序。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