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漿料注射活塞底面到上模頂面的距離均與半球型凹腔的半徑相等。
[0024]所述伸縮活塞桿下端與活塞體固定連接,伸縮活塞桿上端與升降架活動連接。
[0025]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用容量等于球型腔的圓勺將已調制好的魷魚泥填入下模中,此時的魷魚泥呈不規則的球形。接著升降架帶動上模和漿料注射活塞下行,直到上模與下模扣合,此時漿料注射活塞的注射針管伸入針孔內,但注射針管未進入半球型凹腔,不與魷魚泥接觸,將上模和下模進行加熱對魷魚泥定型,在加熱到一定程度后,漿料注射活塞繼續下行,注射針管伸入到球型腔的中心,漿料注射活塞的活塞體下行,將漿料儲存腔的漿料通過注射針管注入到魷魚泥中,注射完畢后漿料注射活塞下行,魷魚泥加熱定型完畢后,升降架上行,上模與下模脫離,即可制得已定型的包心魷魚魚丸。在魷魚泥加熱一段時間后再對其注入漿料,此時魷魚泥的流動性處于一個理想狀態:漿料注入后漿料不會亂竄,保證漿料位于魷魚泥的中心。
[0026]實施例2
[0027]如圖2、圖4、圖5所示:一種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接觸面上分別設有多個相對應的半球型凹腔3,上模和下模扣合后所述半球型凹腔合并為球型腔,所述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還包括漿料注射活塞4和升降架5,所述升降架分別與上模、漿料注射活塞連接并且所述升降架可控制上模、漿料注射活塞的升降。
[0028]所述漿料注射活塞位于上模上方,漿料注射活塞包括缸體41、伸縮活塞桿42和活塞體43,所述活塞體將缸體分隔為漿料儲存腔44和空氣腔45,所述伸縮活塞桿的漿料儲存腔上設有加料口 47,漿料儲存腔的底部設有多個注射針管46,所述上模內設有與半球型凹腔數量相等的針孔11,所述針孔連通半球型凹腔與上模的頂面,所述注射針管直徑與所述針孔直徑適配并且注射針管的位置與針孔的位置相對應,漿料注射活塞下行后注射針管伸入上模的針孔中。其中,所述注射針管的長度大于針孔的長度。注射針管與針孔的長度差、漿料注射活塞底面到上模頂面的距離均與半球型凹腔的半徑相等。
[0029]所述伸縮活塞桿下端與活塞體固定連接,伸縮活塞桿上端與升降架活動連接。
[0030]所述下模底部還設有食用油注射活塞6,所述食用油注射活塞內儲存有食用油,所述下模中設有微細管道21,所述微細管道連通半球型凹腔與下模的底面,并且食用油注射活塞的頂面也通過微細管道與半球型凹腔相通。所述食用油注射活塞上設有加油口 61。
[0031]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當上模與下模扣合后,在對魷魚泥進行加熱前,通過食用油注射活塞對魷魚泥的底部注射食用油,一方面可以使魷魚魚丸更加可口,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魷魚魚丸與下模粘結,便于魷魚魚丸的脫模,同時也能防止由于魷魚魚丸變焦。
[003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換,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接觸面上分別設有多個相對應的半球型凹腔(3),上模和下模扣合后所述半球型凹腔合并為球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還包括漿料注射活塞(4)和升降架(5),所述升降架分別與上模、漿料注射活塞連接并且所述升降架可控制上模、漿料注射活塞的升降; 所述漿料注射活塞位于上模上方,漿料注射活塞包括缸體(41)、伸縮活塞桿(42)和活塞體(43 ),所述活塞體將缸體分隔為漿料儲存腔(44)和空氣腔(45 ),所述漿料儲存腔的底部設有多個注射針管(46),所述上模內設有與半球型凹腔數量相等的針孔(11),所述針孔連通半球型凹腔與上模的頂面,所述注射針管直徑與所述針孔直徑適配并且注射針管的位置與針孔的位置相對應,漿料注射活塞下行后注射針管伸入上模的針孔中;所述伸縮活塞桿下端與活塞體固定連接,伸縮活塞桿上端與升降架活動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活塞桿的漿料儲存腔上設有加料口(47)。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針管的長度大于針孔的長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針管與針孔的長度差、所述漿料注射活塞底面到上模頂面的距離均與所述半球型凹腔的半徑相等。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底部還設有食用油注射活塞(6),所述食用油注射活塞內儲存有食用油,所述下模中設有微細管道(21),所述微細管道連通半球型凹腔與下模的底面,并且食用油注射活塞的頂面也通過微細管道與半球型凹腔相通,所述食用油注射活塞上設有加油口(6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設計水產品加工設備領域,公開了一種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上設有半球型凹腔,魷魚魚丸的加工機構還包括漿料注射活塞和升降架,升降架分別與上模、漿料注射活塞連接并且可控制上模、漿料注射活塞的升降。漿料注射活塞包括缸體、伸縮活塞桿和活塞體,活塞體將缸體分隔為漿料儲存腔和空氣腔,漿料儲存腔的底部設有注射針管,上模內設有針孔,針孔連通半球型凹腔與上模的頂面,漿料注射活塞下行后注射針管伸入上模的針孔中。伸縮活塞桿下端與活塞體固定連接,伸縮活塞桿上端與升降架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半自動化生產包心魷魚魚丸,生產效率高、操作便捷,適合魷魚魚丸的大規模生產。
【IPC分類】A23P1-10
【公開號】CN204560930
【申請號】CN201520197590
【發明人】夏松養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
【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
【申請日】201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