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艙體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電動車前艙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車前艙主要由上安裝板焊合組件、前圍板焊合總成、前輪罩(外板)焊合組、前大梁焊合組件、上彎梁焊合組件和前防撞梁總成圍成,中間無其它結構,在其中部的空間上,車身不能給其它零部件提供安裝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空間結構層次分明,為車內元部件提供合理的空間布置的電動車前艙系統。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艙系統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動車前艙系統,包括第一前橫梁、第二前橫梁、左前縱梁、右前縱梁和上彎梁總成;所述第二前橫梁設置在所述第一前橫梁的后上方,所述左前縱梁和所述右前縱梁均呈階梯狀;所述左前縱梁的上端部與所述第二前橫梁的左端部固定,所述左前縱梁的下中部與所述第一前橫梁的左端部固定;所述右前縱梁的上端部與所述第二前橫梁的右端部固定,所述右前縱梁的下中部與所述第一前橫梁的右端部固定;所述上彎梁總成呈拱形,所述上彎梁總成架設在所述左前縱梁和所述右前縱梁上;所述上彎梁總成與所述第二前橫梁之間固定設置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艙系統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
左前縱梁的外側固定設有左前輪罩,所述左前輪罩的后端通過安裝支架與所述第二前橫梁可拆卸固定;右前縱梁的外側固定設有右前輪罩,所述右前輪罩的后端通過所述安裝支架與所述第二前橫梁可拆卸固定。
所述左前縱梁的下端部和所述右前縱梁的下端部之間固定設有前防撞梁總成。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車前艙系統,包括第一前橫梁、第二前橫梁、左前縱梁、右前縱梁和上彎梁總成;所述第二前橫梁設置在所述第一前橫梁的后上方,所述左前縱梁和所述右前縱梁均呈階梯狀;所述左前縱梁的上端部與所述第二前橫梁的左端部固定,所述左前縱梁的下中部與所述第一前橫梁的左端部固定;所述右前縱梁的上端部與所述第二前橫梁的右端部固定,所述右前縱梁的下中部與所述第一前橫梁的右端部固定;所述上彎梁總成呈拱形,所述上彎梁總成架設在所述左前縱梁和所述右前縱梁上;所述上彎梁總成與所述第二前橫梁之間固定設置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這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車前艙系統,通過第一前橫梁、第二前橫梁、左前縱梁、右前縱梁、上彎梁總成和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之間的連接,形成了上下兩層空間,空間結構層次分明,即位于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下方的下層空間和位于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上方的上層空間。在上層空間內,可以通過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而連接車載充電機;而在下層空間內,可以布置高壓配電箱和電機控制器;為車內的車載充電機、高壓配電箱和電機控制器等元部件提供合理的空間布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車前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號說明
1…第一前橫梁 2…第二前橫梁 3…左前縱梁 4…右前縱梁 5…上彎梁總成 6…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 7…左前輪罩 8…右前輪罩 9…前防撞梁總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車前艙系統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電動車前艙系統,包括第一前橫梁1、第二前橫梁2、左前縱梁3、右前縱梁4和上彎梁總成5;所述第二前橫梁2設置在所述第一前橫梁1的后上方,所述左前縱梁3和所述右前縱梁4均呈階梯狀;所述左前縱梁3的上端部與所述第二前橫梁2的左端部固定,所述左前縱梁3的下中部與所述第一前橫梁1的左端部固定;所述右前縱梁4的上端部與所述第二前橫梁2的右端部固定,所述右前縱梁4的下中部與所述第一前橫梁1的右端部固定;所述上彎梁總成5呈拱形,所述上彎梁總成架5設在所述左前縱梁3和所述右前縱梁4上;所述上彎梁總成5與所述第二前橫梁2之間固定設置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6。這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車前艙系統,通過第一前橫梁1、第二前橫梁2、左前縱梁3、右前縱梁4、上彎梁總成5和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6之間的連接,形成了上下兩層空間,空間結構層次分明,即位于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下方的下層空間和位于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6上方的上層空間。在上層空間內,可以通過車載充電機支架合件6而連接車載充電機;而在下層空間內,可以布置高壓配電箱和電機控制器;為車內的車載充電機、高壓配電箱和電機控制器等元部件提供合理的空間布 置。同時,上彎梁總成上設置有冷凝器,高壓配電箱和電機控制器均在冷凝器的風扇正面,滿足散熱要求。而且,第一前橫梁1的左端部與左前縱梁的下部固定,第二前橫梁2的右端部與右前縱梁的上部固定,第一前橫梁1的兩端部遠離左前縱梁和右前縱梁的端部布置,滿足碰撞法規要求。
參見附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車前艙系統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是:左前縱梁3的外側固定設有左前輪罩7,所述左前輪罩7的后端通過安裝支架與所述第二前橫梁2可拆卸固定;右前縱梁4的外側固定設有右前輪罩8,所述右前輪罩8的后端通過所述安裝支架與所述第二前橫梁2可拆卸固定。這樣,可以通過安裝支架將左前輪罩7和右前輪罩8可拆卸固定,便于對左前輪罩和右前輪罩拆卸和維修。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是:所述左前縱梁的下端部和所述右前縱梁的下端部之間固定設有前防撞梁總成。這樣,將前防撞梁總成9設置在左前縱梁3和右前縱梁4的下端部,使得下層空間內的高壓配電箱和電機控制器等元部件,均離前防撞梁總成有足夠的距離,滿足碰撞法規。
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并不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中的設計精神所做出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