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車司機室內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車和工程維護車的司機室領域,具體為一種機車司機室內裝。
背景技術:
機車司機室由于設備多,機車司機室內裝安裝較普通車輛的內裝也困難得多。目前機車司機室內裝安裝要么是采用鉚釘安裝,要么是采用螺釘安裝,同時由于司機室鋼結構焊接變形大,尺寸的一致性難以得到保證,在內裝安裝時需根據司機室鋼結構尺寸的實際情況在現場對內裝進行適當修配。采用鉚釘安裝時,在內裝進行拆卸時需對鉚釘進行破壞,在安裝時再用鉚釘進行安裝,對設備的維修非常不方便;在用螺釘安裝時,如果先在內裝安裝骨架上鉆孔攻絲,則在現場修配后再安裝時就有可能安裝不上,因此必須是現場配鉆攻絲,從而影響批量生產司機室內裝安裝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的機車司機室內裝拆裝困難,維修不便,且安裝效率低下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機車司機室內裝,可使機車司機室內裝裝拆方便,同時又能提高生產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車司機室內裝,包括裝在司機室內裝安裝骨架和司機室鋼結構上的左頂側板、右頂側板、第一頂板、第二頂板、第三頂板、第一右側墻板、第二右側墻板、第一左側墻板和第二左側墻板;其中第一左側墻板是第一右側墻板的對稱件、第二左側墻板是第二右側墻板的對稱件,左頂側板是右頂側板的對稱件;其結構特點是:所述左頂側板和右頂側板上均設有右翻邊和左翻邊;所述左頂側板通過右翻邊與左翻邊分別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和司機室頂部的內裝安裝骨架上;所述右頂側板通過右翻邊與左翻邊分別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和司機室頂部的內裝安裝骨架上;所述左頂側板和右頂側板的前部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固定相連;所述第一左側墻板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左頂側板的右翻邊固定相連;所述第一右側墻板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右頂側板的右翻邊固定相連;所述第二左側墻板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和左頂側板的右翻邊、第一左側墻板相連;所述第二右側墻板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和右頂側板的右翻邊、第一右側墻板相連;所述第一頂板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內裝安裝骨架、左頂側板的左翻邊以及右頂側板的左翻邊相連;所述第二頂板分別與內裝安裝骨架、左頂側板的左翻邊、右頂側板的左翻邊以及第一頂板相連;所述第三頂板分別與內裝安裝骨架、左頂側板的左翻邊、右頂側板的左翻邊以及第二頂板相連。以下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為了防止螺栓外凸造成塑料扣粘接不牢及內裝接縫不平整的問題,所述左翻邊和右翻邊上開有沉頭螺釘孔,該左翻邊和右翻邊均通過沉頭螺釘固定在司機室頂部的內裝安裝骨架和司機室鋼結構上。所述左頂側板和右頂側板位于前窗左右角立柱處的部分通過塑料扣與司機室鋼結構相連;所述第一左側墻板和第一右側墻板通過塑料扣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左頂側板的右翻邊以及右頂側板的右翻邊固定相連;所述第二左側墻板、第二右側墻板通過塑料扣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左頂側板的右翻邊、右頂側板的右翻邊以及第一左側墻板和第一右側墻板相連;所述第一頂板通過塑料扣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內裝安裝骨架和左頂側板的左翻邊、右頂側板的左翻邊相連;所述第二頂板通過塑料扣分別與內裝安裝骨架、左頂側板的左翻邊、右頂側板的左翻邊以及第一頂板相連;所述第三頂板通過塑料扣分別與內裝安裝骨架、左頂側板的左翻邊、右頂側板的左翻邊以及第二頂板相連。所述第一頂板的前后兩端用螺釘安裝,該第一頂板的前部用沉頭螺釘與司機室鋼結構相連,所述第一頂板的后部通過過渡安裝支架與內裝安裝骨架進行連接;所述第二頂板通過過渡安裝支架與內裝安裝骨架進行連接;所述第三頂板通過過渡安裝支架與內裝安裝骨架進行連接。所述內裝安裝骨架開有前后方向的腰形孔;所述過渡安裝支架與第一頂板的連接處開有左右方向的腰形孔,該過渡安裝支架與內裝安裝骨架的連接處開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所述過渡安裝支架與第二頂板的連接處開有左右方向的腰形孔,該過渡安裝支架與內裝安裝骨架相連接處開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所述過渡安裝支架與第三頂板的連接處開有左右方向的腰形孔,該過渡安裝支架與內裝安裝骨架的連接處開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所述左頂側板、右頂側板、第一頂板、第二頂板、第三頂板、第一右側墻板、第二右側墻板、第一左側墻板和第二左側墻板均采用聚酯玻璃鋼制成。同時,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機車司機室內裝的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首先將左頂側板通過左翻邊和右翻邊安裝在司機室的安裝骨架和司機室鋼結構上;將右頂側板通過左翻邊和右翻邊安裝在司機室的安裝骨架和司機室鋼結構上;b、將第一左側墻板分別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左頂側板上;將第一右側墻板分別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右頂側板上;c、將第二左側墻板分別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左頂側板以及第一左側墻板上;將第二右側墻板分別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右頂側板以及第一右側墻板上;d、將第一頂板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內裝安裝骨架、左頂側板以及右頂側板上;e、將第二頂板固定在內裝安裝骨架、左頂側板、右頂側板以及第一頂板上;f、將第三頂板固定在內裝安裝骨架、左頂側板、右頂側板以及第二頂板上。藉由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機車司機室內裝材料采用聚酯玻璃鋼,將司機室內裝進行合理的分塊,如圖5所示,最先安裝的左頂側板、右頂側板都設計有與頂板和左側墻板、右側墻板相連接的左翻邊和右翻邊,在右翻邊和左翻邊上有用于沉頭螺釘安裝的沉孔,沉頭螺釘將左頂側板、右頂側板分別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和頂部的內裝安裝骨架上;左側墻板、右側墻板則通過塑料扣與司機室鋼結構和左頂側板、右頂側板的右翻邊相連;頂板則通過塑料扣與司機室鋼結構和左頂側板、右頂側板的左翻邊相連,為防塑料扣老化、振動、頂板自身及設備重力作用下頂板掉落,最先安裝的第一頂板兩端還用螺釘安裝,其中前部用沉頭螺釘安裝,并利用遮陽簾對沉頭螺釘進行遮擋;后部利用頂板的翻邊上部預埋的螺孔板和過渡安裝支架進行安裝。其后安裝的頂板通過頂板后部以及司機室頂部的設備安裝孔處通過過渡安裝支架用螺釘固定,過渡安裝支架和內裝安裝骨架相給合,可進行上下、左右、前后三個方向的調節,通過過渡安裝支架來調節各板的位置,使各間隙保持均勻,具體如圖圖7所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司機室內裝裝拆方便,裝拆效率高;同時更加安全可靠。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圖4是圖1的A-A剖視圖;圖5是圖1的B-B剖視圖;圖6是圖3的C-C剖視圖;圖7是圖3的D-D剖視圖。在圖中1-司機室鋼結構; 2-第一右側墻板;3-第二右側墻板2 ;4-左頂側板; 5_第二頂板; 6_第二頂板;7_第一頂板;8-右頂側板; 9-塑料扣; 10-沉頭螺釘;11-內裝安裝骨架;12-螺母;13-彈簧墊圈;14-墊圈;15-過渡安裝支架;16,17-螺釘;18-左翻邊; 19-右翻邊; 20-設備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機車司機室內裝,其材料采用聚酯玻璃鋼,如圖f 3所示,分成九塊(司機室后墻沒有裝修,如要裝修可參照司機室的左、右側墻),分別是左頂側板4、右頂側板8、第一頂板7、第二頂板6、第三頂板5、第一右側墻板2、第二右側墻板3、第一左側墻板、第二左側墻板;其中第一左側墻板、第二左側墻板分別是第一右側墻板2、第二右側墻板3的對稱件,左頂側板4是右頂側板8的對稱件。首先安裝左頂側板4和右頂側板8,如圖5所示,在左頂側板I和右頂側板8上設計有右翻邊19和左翻邊18,右翻邊19和左翻邊18上有用于安裝用的沉頭螺釘孔,左頂側板和右頂側板8通過沉頭螺釘10分別安裝在頂部的內裝安裝骨架11和司機室鋼結構I上。左頂側板和右頂側板8前部前窗左右角立柱處通過塑料扣9和司機室鋼結構I相連接。再裝第一左側墻板、第一右側墻板2,如圖4、圖5所示。第一左側墻板、第一右側墻板2分別通過塑料扣9與司機室鋼結構I和左頂側板、右頂側板8的右翻邊19相連,第一左側墻板和第二左側墻板分塊處、第一右側墻板2和第二右側墻板3分塊處用沉頭螺釘10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I上,確保塑料扣9失效后的安全性。再裝第二左側墻板、第二右側墻板3,如圖4、圖5所示。第二左側墻板、第二右側墻板3分別通過塑料扣9與司機室鋼結構I和左頂側板、右頂側板8的右翻邊19相連,同時因其前部有操縱臺面板頂住確保了塑料扣9失效后的安全性。再裝第一頂板7,如圖7所示。第一頂板7通過塑料扣9與司機室鋼結構I和左頂側板、右頂側板8的左翻邊18相 連,為防塑料扣老化、振動、頂板自身及設備重力作用下頂板掉落,第一頂板7前后兩端用螺釘安裝,其中前部用沉頭螺釘10安裝,并利用遮陽簾對沉頭螺釘10進行遮擋;后部利用第一頂板7的翻邊上部預埋的螺孔板通過過渡安裝支架15用螺釘和內裝安裝骨架11進行連接。此處的內裝安裝骨架11開有前后方向的腰形孔;過渡安裝支架15與第一頂板7中的螺孔板相連接處開有左右方向的腰形孔,與內裝安裝骨架11相連接處開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確保上下、左右、前后三個方向均可調節。再裝第二頂板6,如圖6所示。第二頂板6通過塑料扣9與司機室鋼結構I和左頂側板、右頂側板8的左翻邊18相連以及第一頂板7相連,為防塑料扣老化、振動、頂板自身及設備重力作用下頂板掉落,利用第二頂板后部以及風扇等設備安裝孔20處周圍內部預埋的螺孔板,通過開孔處,用過渡安裝支架15、螺釘和內裝安裝骨架11進行連接。此處的內裝安裝骨架11開有前后方向的腰形孔;過渡安裝支架15與第二頂板6中的螺孔板相連接處開有左右方向的腰形孔,與內裝安裝骨架11相連接處開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確保上下、左右、前后三個方向均可調節。最后裝第三頂板5,如圖6所示。第三頂板5通過塑料扣9與司機室鋼結構I和左頂側板、右頂側板8的左翻邊18以及第二頂板6相連,為防塑料扣老化、振動、頂板自身及設備重力作用下頂板掉落,利用回風柵安裝開孔處等周圍內部預埋的螺孔板,通過開孔處,用過渡安裝支架15、螺釘和內裝安裝骨架11進行連接。此處的內裝安裝骨架11開有前后方向的腰形孔;過渡安裝支架15與第三頂板5中的螺孔板相連接處開有左右方向的腰形孔,與內裝安裝骨架11相連接處開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確保上下、左右、前后三個方向均可調節。上述實施例闡明的內容應當理解為這些實施例僅用于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機車司機室內裝,包括裝在司機室內裝安裝骨架(11)和司機室鋼結構(I)上的左頂側板(4)、右頂側板(8)、第一頂板(7)、第二頂板(6)、第三頂板(5)、第一右側墻板(2)、第二右側墻板(3)、第一左側墻板和第二左側墻板;其中第一左側墻板是第一右側墻板(2 )的對稱件、第二左側墻板是第二右側墻板(3 )的對稱件,左頂側板(4)是右頂側板(8 )的對稱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頂側板(4)和右頂側板(8)上均設有右翻邊(19)和左翻邊(18);所述左頂側板(4)通過右翻邊(19)與左翻邊(18)分別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I)和司機室頂部的內裝安裝骨架(11)上;所述右頂側板(8)通過右翻邊(19)與左翻邊(18)分別固定在司機室鋼結構(I)和司機室頂部的內裝安裝骨架(11)上;所述左頂側板(4)和右頂側板(8)的前部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I)固定相連; 所述第一左側墻板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I )、左頂側板(4)的右翻邊(19)固定相連;所述第一右側墻板(2)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I)、右頂側板(8)的右翻邊(19)固定相連;所述第二左側墻板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I)和左頂側板(4)的右翻邊(19)、第一左側墻板相連;所述第二右側墻板(3)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I)和右頂側板(8)的右翻邊(19)、第一右側墻板(2)相連; 所述第一頂板(7)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I)、內裝安裝骨架(11)、左頂側板(4)的左翻邊(18)以及右頂側板(8)的左翻邊(18)相連; 所述第二頂板(6)分別與內裝安裝骨架(11)、左頂側板(4)的左翻邊(18)、右頂側板(8)的左翻邊(18)以及第一頂板(7)相連; 所述第三頂板(5)分別與內裝安裝骨架(11)、左頂側板(4)的左翻邊(18)、右頂側板(8)的左翻邊(18)以及第二頂板(6)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車司機室內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翻邊(18)和右翻邊(19)上開有沉頭螺釘孔,該左翻邊(18)和右翻邊(19)均通過沉頭螺釘(10)固定在司機室頂部的內裝安裝骨架(11)和司機室鋼結構(I)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車司機室內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頂側板(4)和右頂側板(8)位于前窗左右角立柱處的部分通過塑料扣(9)與司機室鋼結構(I)相連;所述第一左側墻板和第一右側墻板(2)通過塑料扣(9)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I)、左頂側板(4)的右翻邊(19)以及右頂側板(8)的右翻邊(19)固定相連;所述第二左側墻板、第二右側墻板(3)通過塑料扣(9)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I)、左頂側板的右翻邊(19)、右頂側板(8)的右翻邊(19)以及第一左側墻板和第一右側墻板(2)相連;所述第一頂板(7)通過塑料扣(9)分別與司機室鋼結構(I)、內裝安裝骨架(11)和左頂側板(4)的左翻邊(18)、右頂側板(8)的左翻邊(18)相連;所述第二頂板(6)通過塑料扣(9)分別與內裝安裝骨架(11)、左頂側板(4)的左翻邊(18)、右頂側板(8)的左翻邊(18)以及第一頂板(7)相連;所述第三頂板(5)通過塑料扣(9 )分別與內裝安裝骨架(11)、左頂側板(4 )的左翻邊(18 )、右頂側板(8 )的左翻邊(18)以及第二頂板(6)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車司機室內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頂板(7)的前后兩端用螺釘安裝,該第一頂板(7)的前部用沉頭螺釘(10)與司機室鋼結構(I)相連,所述第一頂板(7 )的后部通過過渡安裝支架(15 )與內裝安裝骨架(11)進行連接;所述第二頂板(6 )通過過渡安裝支架(15)與內裝安裝骨架(11)進行連接;所述第三頂板(5)通過過渡安裝支架(15 )與內裝安裝骨架(11)進行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車司機室內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裝安裝骨架(11)開有前后方向的腰形孔;所述過渡安裝支架(15)與第一頂板(7)的連接處開有左右方向的腰形孔,該過渡安裝支架(15)與內裝安裝骨架(11)的連接處開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所述過渡安裝支架(15)與第二頂板(6)的連接處開有左右方向的腰形孔,該過渡安裝支架(15)與內裝安裝骨架(11)相連接處開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所述過渡安裝支架(15)與第三頂板(5)的連接處開有左右方向的腰形孔,該過渡安裝支架(15)與內裝安裝骨架(11)的連接處開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
6.根據權利要求f5之一所述的機車司機室內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頂側板、右頂側板(8)、第一頂板(7)、第二頂板(6)、第三頂板(5)、第一右側墻板(2)、第二右側墻板(3)、第一左側墻板和第二左側墻 板均采用聚酯玻璃鋼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車司機室內裝。為了解決現有的司機室內裝拆裝困難,維修不便,且安裝效率低下的問題,所述機車司機室內裝包括左右頂側板、頂板、右側墻板和左側墻板;所述安裝方法是首先左右頂側板安裝在安裝骨架和司機室鋼結構上,然后依次安裝右側墻板和左側墻板,最后安裝頂板。本實用新型的司機室內裝及安裝方法裝拆方便,裝拆效率高;同時更加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B61C17/04GK202935350SQ20122057922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6日
發明者閔陽春, 劉豐芹, 金希紅 申請人: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