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立體車庫用搬運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夾輪式汽車搬運裝置。
背景技術:
立體車庫是人口密集城市中未來的汽車存儲的發展方向。在立體車庫中,需要將汽車移送至相應的車庫中,其對立體車庫的正常工作,以及車輛的存取速度起著重要的使用,是立體車庫的核心部件之一。
現有的立體車庫用汽車搬運裝置,多使用機械臂式,或是其它類似機構。上述搬運裝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體的說,機械較為復雜,制造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不利于立體車庫的普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的夾輪式汽車搬運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夾輪式汽車搬運裝置,包括基座、上活動架、行走機構、抱輪機構、升降機構;
行走機構安裝在基座底面上;
上活動架通過與兩個對稱安裝在基座內的升降機構連接配合,進而安裝在基座上;
兩個抱輪機構對稱安裝在上活動架內;
行走機構包括驅動輪、驅動電機、從動輪;
驅動輪與驅動電機相連,進而驅動基座前后直線運動;
抱輪機構包括前抱輪臂組、后抱輪臂組、連接塊、絲桿、電機、電動伸縮桿;
前抱輪臂組與后抱輪臂組對稱鉸裝在連接塊上,且前抱輪臂組與后抱輪臂組結構相同;
絲桿通過軸承安裝在上活動架上并與同樣安裝在上活動架上的電機連接配合;
絲桿與前抱輪臂組連接配合;
電動伸縮桿安裝在上活動架上,與后抱輪臂組連接配合;
前抱輪臂組、后抱輪臂組均包括兩根抱輪桿、一個活動塊、兩個抱輪塊;
兩根抱輪桿的一端均鉸接在連接塊上,并位于活動塊一側且以活動塊軸線對稱,另一端上均安裝有抱輪塊;
抱輪桿的桿身上均安設有導向槽;
活動塊的兩端分別與一抱輪桿的導向槽連接配合;
前抱輪臂組上的抱輪桿還開設有鎖位孔,該鎖位孔與安裝在連接塊上的電磁鎖配合;
前抱輪臂組內的活動塊與絲桿連接配合;
后抱輪組內的活動塊與電動伸縮桿連接配合;
升降機構包括垂直安設在基座內的電動推桿以及與電動推桿連接配合的活動連接桿;
活動連接桿一端與鉸接在上活動架的架體上,另一端與電動推桿鉸接;
基座內沿水平方向開設有與連接桿配合的導槽。
本發明實施時,兩抱輪機構的抱輪臂組均處于合閉狀態,再由一抱輪機構先將其前抱輪臂組張開,待車輛前輪與抱輪塊頂觸后,利用電磁鎖與鎖位孔進行限位鎖死,其它抱輪臂組依次工作,進而將車輛的四輪抱緊,而后,利用升降機構使上活動架帶動車輛升起,最后,利用行走機構完成車輛搬運工作。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 ,使用方便,可控性好,并可重復利用,制造和使用的成本低,利于立體車庫的普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側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方便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理解,現結合附圖舉出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2所示,本發明包括包括基座1、上活動架2、行走機構、抱輪機構、升降機構;行走機構安裝在基座1底面上;上活動架2通過與兩個對稱安裝在基座內的升降機構連接配合,進而安裝在基座1上;兩個抱輪機構對稱安裝在上活動架2內;行走機構包括驅動輪3、驅動電機、從動輪;驅動輪3與驅動電機相連,進而驅動基座1前后直線運動;抱輪機構包括前抱輪臂組、后抱輪臂組、連接塊4、絲桿5、電機6、電動伸縮桿7;前抱輪臂組與后抱輪臂組對稱鉸裝在連接塊4上,且前抱輪臂組與后抱輪臂組結構相同;絲桿5通過軸承安裝在上活動架2上并與同樣安裝在上活動架2上的電機6連接配合;絲桿5與前抱輪臂組連接配合;電動伸縮桿7安裝在上活動架2上,與后抱輪臂組連接配合;前抱輪臂組、后抱輪臂組均包括兩根抱輪桿8、9、一個活動塊10、兩個抱輪塊11、12;兩根抱輪桿8、9的一端均鉸接在連接塊10上,并位于活動塊10一側且以活動塊10軸線對稱,另一端上分別安裝有抱輪塊11、12;抱輪桿8、9的桿身上均安設有導向槽13、14;活動塊10的兩端分別與一抱輪桿8、9的導向槽13、14連接配合;前抱輪臂組上的抱輪桿8、9還開設有鎖位孔15,該鎖位孔15與安裝在連接塊4上的電磁鎖16配合;前抱輪臂組內的活動塊10與絲桿5連接配合;后抱輪組內的活動塊17與電動伸縮桿7連接配合;升降機構包括垂直安設在基座1內的電動推桿18以及與電動推桿18連接配合的活動連接桿19;活動連接桿19一端與鉸接在上活動架2的架體上,另一端與電動推桿18鉸接;基座1內沿水平方向開設有與連接桿19配合的導槽20。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