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具體涉及一種模具夾持結構。
背景技術:
模具在機臺上使用時,為了防止模具墜落砸傷工作人員或機器,必須予以固定,為 了防止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偏移,現有的模具固定方式通常采用螺栓連接等方式對其進 行固定,這種方式,模具拆卸更換不方便,而且傳統的加工方式通常是針對不同的模具設計 相應的加持裝置,模具夾持裝置所夾持的模具厚度通常是固定的,生產廠家在生產加工不 同的產品零部件時往往需要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具,不僅生產流程麻煩,且浪費人力物力,影 響了整體的生產進度;因此,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實用性強的模具夾持裝置是非 常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模具夾持結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下模架,所述下模架上設置有夾持裝置和導向槽,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多個夾持件,所述夾持件包括夾持座和壓桿,所述夾持座上垂直設置有所述壓桿,所述夾持座設置在所述導向槽內。
具體地,所述夾持座上設置有第一調整螺母和第二調整螺母,所述第一調整螺母抵靠在所述導向槽用以固定所述夾持件的行進方向,所述第二調整螺母與所述壓桿連接。
具體地,所述壓桿為“L”型壓桿。
具體地,所述夾持件為至少兩個。
具體地,所述下模架內設置有與所述夾持座配合的型腔體用以使其左右滑動。
具體地,所述導向槽為燕尾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在下模架上的夾持裝置,使得產品零部件有一定的自鎖性,使得模具夾持更為可靠,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 壓桿,2-第一調整螺母,3-夾持座,4-第二調整螺母,5-下模架,6-型腔體,7-導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下模架5,所述下模架5上設置有夾持裝置和導向槽7,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多個夾持件,所述夾持件包括夾持座3和壓桿1,所述夾持座3上垂直設置有所述壓桿1,所述夾持座3設置在所述導向槽7內。
所述夾持座3上設置有第一調整螺母2和第二調整螺母4,所述第一調整螺母2抵靠在所述導向槽7用以固定所述夾持件的行進方向,所述第二調整螺母4與所述壓桿1連接。
所述壓桿1為“L”型壓桿,所述夾持件為至少兩個。
所述下模架5內設置有與所述夾持座3配合的型腔體6用以使其左右滑動,所述導向槽7為燕尾槽。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在下模架5上的夾持裝置,使得產品零部件有一定的自鎖性,使得模具夾持更為可靠,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實用性強。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