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結構,特指一種通過行位導向且運動受力均勻的模具行位的改良結構。
背景技術:
在模具結構中,由于產品形狀越來越復雜,一般都使用行位便于產品成型后出模,在目前的模具行業中使用的普通行位都是壓槽壓到行位底部,但是,使用這種普通行位時,當高度和長度相近的大行位斜導柱撥動行位時受力不均,使行位壓塊發生偏轉,甚至使行位壓塊外翻,干擾行位運動,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不利于生產,影響生產效率,增加生產成本,且其結構復雜,實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模具結構,特指一種通過行位導向且運動受力均勻的模具行位的改良結構。
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模具行位的改良結構,包括行位和行位壓塊,所述行位兩側對稱地設置有一體成型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向外延伸地位于所述行位的中部,所述承托部的兩側分別與所述行位形成安裝槽和壓槽,所述行位壓塊安裝于所述安裝槽上。
其中,所述行位設置有具有一定傾斜度的導向面,所述承托部分別位于所述導向面的兩側,所述承托部的寬度小于所述行位壓塊的寬度。
其中,所述行位其中一端設置有卡槽,另一端設置有嵌合部,所述卡槽內設置有導柱,所述行位通過所述卡槽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導柱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為: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模具行位的改良結構,通過將傳統行位的壓槽進行改良,將承托部上移行位的中間位置,從而使壓槽處于行位的中間,在行位斜導柱拔動時整體受力均勻,避免運動中受力不均影響運動平衡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且其結構簡單,便于使用,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正視圖。
附圖標注說明:
1-行位;2-行位壓塊;3-承托部;4-安裝槽;5-壓槽;6-導向面;7-卡槽;8-嵌合部;9-導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模具行位的改良結構,包括行位1和行位1壓塊2,所述行位1兩側對稱地設置有一體成型的承托部3,所述承托部3向外延伸地位于所述行位1的中部,所述承托部3的兩側分別與所述行位1形成安裝槽3和壓槽5,所述行位1壓塊2安裝于所述安裝槽3上, 將承托部3上移至行位1的中間位置,從而使壓槽5提高,有效解決了現有行位1中承托部3與壓槽5位于底部,當行位1較高時,使行位壓塊2的高度也較高,在模具運作時平衡度和精準度驟降的缺陷。
其中,所述行位1設置有具有一定傾斜度的導向面6,所述承托部3分別位于所述導向面6的兩側,所述承托部3的寬度小于所述行位1壓塊2的寬度。
其中,所述行位1其中一端設置有卡槽7,另一端設置有嵌合部8,所述卡槽7內設置有導柱,所述行位1通過所述卡槽7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導柱上,行位1通過所述導柱9卡接于模具本體中。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本行業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方案的啟迪下,可以做出一些變形與修改,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的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